食品微生物污染的科学解读
1.专家解读
(1)肉制品生产、加工或经营环节的卫生状况有待提高。
总局2014年两阶段共对3721批次肉及肉制品进行监督抽检,主要包括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与火腿制品,速冻调制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熟肉干制品,腌腊肉制品,畜禽内脏和畜禽肉等7类食品。检验结果显示,75批次样品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占抽检总批次的2.0%。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63批次,占1.7%)和大肠菌群(9批次,占0.2%),另有3个批次致病菌指标不合格,说明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过程存在操作不当、清洗消毒措施不到位、卫生条件把控不严等问题。
(2)饮用桶(瓶)装水的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情况需引起重视。
总局2014年第二阶段对饮料进行监督抽检。其中对饮用纯净水(2088批次)、天然矿泉水(652批次)和其他桶(瓶)装饮用水(909批次)共3649个批次进行了微生物指标的检验。结果显示,688个批次的菌落总数或大肠菌群指标不合格,5个批次的天然矿泉水样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说明可能存在源水污染、生产过程卫生控制不严、清洗消毒不到位等情况。
(3)食品中微生物指标的监测对保障食品安全极为重要。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项目是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指示性微生物指标,用以指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程度,其中大肠菌群是用于判断食品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指示菌超出相关标准限量,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出不合格产品可能导致人群健康问题的风险程度,但可以间接反映出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环节卫生状况的优劣。抽检中发现问题的两大类食品,虽然熟肉制品的总体合格率较高(约96.4%),但由于此类食品多数属即食食品,与消费者健康关系密切,其微生物超标问题不容忽视。桶装水的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有81.0%,提示应高度关注包装饮用水的潜在食品安全风险,有关企业应认真剖析生产加工和经营环节中的危害点、污染源,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2.专家建议
(1)熟肉制品的安全涉及面广、影响面大,需继续关注,并在预防风险上下功夫。肉制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应切实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规定,认真实施《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对食品原料及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保证产品的食用安全。
(2)桶装饮用水的质量管理要从厂内延展到厂外,除生产过程需要加以严格控制外,在流通销售等环节更需要加强管控。首先,生产经营企业应重视水源水的防护,避免水体受到污染。其次,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卫生操作程序,包括储水罐和桶的清洁、安全指标监测以及包装材料、运输环节的监测等。特别需关注水桶的质量,由于一些劣质水桶价格低,其桶口规格不规范,与桶盖不匹配,易造成微生物污染。要严格把控每个关键环节,以避免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对饮用桶(瓶)装水的污染,保障消费者的饮用水安全。
声明: 凡本网注明“raybet雷竞技入口”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raybet雷竞技入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10-64209133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雷竞技网
raybet雷竞技入口·ios版雷竞技下载
网站许可证号:京ICP证030750号 网站备案:京ICP证03075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