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时间:2023-08-31 来源:中国质量报

擘画新蓝图 奋进先行区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荣山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锚定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实施《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持续开展“匠心湖北、质赢未来”探索实践。

坚持以质量提升为路径,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重点产业集群,持续开展“万千百十一”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实施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规范化建设和县域全覆盖,实施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

坚持以质量品牌为突破,擦亮荆楚品牌名片。实施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做强“荆楚质汇”服务品牌。推动成立湖北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建立重点品牌指导目录,完善品牌标准化体系,健全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全面启动“湖北精品”培育行动。

坚持以质量治理为保障,促进美好生活共同缔造。融合推进市场监管标准化﹢数字化,加快构建“1﹢6﹢N”市场监管主责主业标准体系,实现“一键扫码办证照、一部手机抓监管、一个平台点服务”,提升质量监管水平,推动质量社会共治。

优化新格局 推进大质量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承丙

山东“大质量”工作格局不断优化。山东省委、省政府部署新时期质量强省建设工作,全面设立省、市、县三级质量议事协调机构,印发《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等系列质量领域指导性文件,出台政策措施272项,质量共治机制全面构建。

质量提升行动深入推进。连续6年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产业链质量一致性管控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持续升级。农产品、消费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分别稳定在98%、92%、94%以上。推动“好品山东”品牌价值超4.5万亿元;山东荣获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24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质量基础持续夯实。全域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拥有国家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55家;围绕山东“十强”产业及标志性产业链,布局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309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84个。

山东在全国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连续3年获评A级,连续3年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

探索新变革 提升竞争力 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 许国华

厦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5年保持全国前列,质量工作成效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一批“厦门品牌”走向全国。

加快质量变革。加强质量强市顶层设计,完善质量激励机制,创新品牌培育发展机制,探索新型质量监管机制,支持企业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系统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共性技术攻关,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以质量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促进质量合作。加强厦漳泉都市圈质量合作;发挥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作用,推动与台湾地区产品和服务标准共通;推动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加快建设全国首批国际标准服务站(金砖创新基地)。

推动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设一批国家级技术平台和重大项目,打造适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质量基础设施,建立健全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与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相匹配的城市标准体系。

秉承城市精神 打造质量标杆 浙江省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王丹

1993年,温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质量立市战略,并出台《温州市质量立市实施办法》,奠定了温州作为全国质量立市发源地的重要地位。

《温州市质量立市实施办法》开宗明义提出,“质量是温州的生命”。正是凭借这种视质量为城市生命的理念,温州市委、市政府才始终坚持将质量立市(强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才始终坚持推进质量变革与创新,在全国率先开展党委质量督察工作试点,并于今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才始终坚持探索与实践社会多元质量共治,并被写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才始终坚持以人民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期待为使命,深入开展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质量提升行动,实现共富共享。

“没有质量立市,就没有温州模式”已经融入温州人的文化血脉与基因。今年是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温州“质量立市”30周年,温州将秉承“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质量精神,以先进质量文化驱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质量强国标杆城市。

创新工作方式 驱动服务转型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翟光辉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坚持以数字化转型驱动事业发展,建立功能完善的对外服务和对内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双管齐下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实体化运作上海市电梯应急指挥中心,助力电梯智慧监管。基本形成一套数据牵引、响应及时、协调高效、部门联动的全市电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电梯安全运行水平,保障人民乘梯安全。

发挥数字化作用,培养高素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启用各类智能化实操考试系统,优化考试流程,提升考试效率,为城市发展培养高素质作业人员。

以数字化驱动服务转型,以高质量服务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创新特种设备报验检验方式方法,升级特种设备检验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行网上报验、电子支付,提高网上报验和电子报告申领覆盖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监管部门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尤其是优化营商环境6.0版,助力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上海)建设。

夯实质量基础 提供坚实保障 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主任 王五一

近现代文明史充分证明,质量基础设施支撑着人类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自2020年12月31日成立以来,作为山西省现代质量公用技术体系的“领头雁”、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的主力军,立足公益性、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定位,以夯实质量基础设施为抓手,着力构建学科鲜明、技术精湛、服务高质、支撑有力的质量公用技术体系。坚持党建引领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重塑性改革与流程再造相结合、高效转型与创新驱动相结合、突破瓶颈与补齐短板相结合,以技术体系、创新体系、服务体系为内容,不断提升引领型技术平台、保障型技术平台、支撑型技术平台的建设,逐步形成适应高量发展需求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溯源链现代质量公用技术体系。

山西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现代质量公用技术体系支撑。我们要持续夯实质量基础,提升保障能力,为山西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质量技术保障。

增强新优势 质量耀江淮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韩永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这是做好质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安徽将充分发挥质量变革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质量竞争新优势。融入长三角,对标沪苏浙,建立健全区域质量发展合作机制,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深化质量强省建设,推动质量强市、质量强县向纵深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突出质量发展创新赋能,全链推动产业质量升级。激发企业质量创新活力,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让“皖美品牌”成为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加快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促进质量基础设施效能提升。

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工作主动,以“躬行践履”的实践精神,努力实现质量安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整体跃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徽实践中提供坚强的质量支撑。

再上新台阶 中原更出彩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景劲松

今年以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全力推动质量强省工作再上新台阶。

建立健全机制,完善顶层设计。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牵头起草《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设标准河南的意见》等,推动“质量强省”“标准河南”建设列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加快品牌发展,开展梯次培育。提请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推进“美豫名品”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河南省“美豫名品”评价工作。印发《2023年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工作方案》,鼓励各地开展市长质量奖、县长质量奖的争创活动。

建设质量强县,发挥示范作用。大力开展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活动,全省已有156个县(市、区)参加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活动,将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全省各地开展质量提升工作。

建好“一站式”平台,完善服务功能。强化质量基础设施要素集成效能,建立建好各地“一站式”服务平台,促进全省产业发展、行业发展和产品质量上档升级。

展现新作为 苏作再赋能 江苏省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钱斌

苏州园林、“苏工苏作”是中国古代精工细作、追求质量的代表,今天的苏州,又以“苏州制造”“苏式服务”广受好评,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全省第一,连续8年在江苏省质量工作考核中获评A级,连续两年在中消协全国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位居首位。

面向未来,苏州将聚焦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加快推进质量变革,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和质量标杆城市。以建设质量创新联合体促进质量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持续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效能。全面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工作,使数字化质量管理贯穿企业人员、设备、环境、原材料、制造方法等全要素,贯穿战略规划、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营销管理、协同管理等全流程,贯穿供应商、销售商及售后服务商等全链条,实现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新动能。

守住安全底线 闯出发展新路 贵州省铜仁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芳权

近年来,铜仁市市场监管部门守住“三品一特”安全底线,推动铜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纲要,促进质量发展。编制出台铜仁市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积极组织申报中国质量奖和贵州省长质量奖,带动区域整体质量水平提升。创新开展卓越绩效评价管理模式指导帮扶,提升质量竞争软实力。

服务主导产业,夯实质量基础。围绕产业强市工程和六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支持企业全过程全生命周期质量服务需求。突出标准化示范引领,持续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助推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石阡县创建贵州省首个市级全域标准化示范县。

树牢风险意识,守住安全底线。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科学精准实施雷竞技新官网,完善雷竞技新官网后处理工作机制。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事中事后分级分类监管体系,着力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重要产品质量安全守护行动。

发挥技术优势 助力质量强市 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院长 舒蜀波

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发挥质量和标准化技术机构优势,主动作为,助力质量强市建设。

开展区域品牌建设和培育工作。开展区域公共品牌研究,形成5项团体标准,助力奉节“奉上好品”、酉阳“酉阳800”区域品牌创建和评价工作。

开展质量标准研制工作。成功申报立项《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指南》等重庆市地方标准6项;开展火锅食材质量分级团体标准研究,研制形成火锅毛肚等典型火锅食材团体标准15项。

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QC小组成果交流活动。指导重庆市质量协会联合四川省质量协会筹备202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QC小组成果交流发布活动。

开展质量领域科研工作。围绕质量增信融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等重点方向,申报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和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

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工作。202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工作,涵盖12个公共服务领域,形成资政报告。

先进标准引领 质量支撑品牌 广东省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院长 杨毅宁

佛山市坚持制造业当家,依靠制造业立市、兴市、强市,目前有生产企业超过20万户,工业规模居全国城市第五位。“要从制造业大市迈向制造业强市,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佛山的必然选择。

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始终坚持以“标准”提高“质量”、以“质量”支撑“品牌”工作理念,致力于推动佛山市深入实施“以质取胜、技术标准、品牌带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支撑佛山市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突出以先进标准引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

截至2022年底,佛山有407项标准成为“领跑者”,数量位居全国第一;64.2%的企业标准“领跑者”融入专利技术。标准“领跑者”与专利转化、“佛山标准”、对标达标、标准化试点等标准创新工作的协同联动,以先进标准为突破口助推了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推动“佛山制造”享誉全国、全球市场。

随着更多产业以先进标准引领质量提升,“佛山制造”的金字招牌必将越擦越亮。

2023年全国“质量月”宣传画 2023年全国“质量月”宣传画
2023年全国“质量月”宣传画
2023年全国“质量月”宣传画 2023年全国“质量月”宣传画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 “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调查汇总公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 中国经济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 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网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政策法规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