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兰山区13部门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十二条措施》
为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临沂市兰山区市场监管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大数据局、区自然资源局13部门制定《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十二条措施》,于2021年12月7日联合印发实施。
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十二条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区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现制定如下措施:
1、加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组建工作专班,推进区创新主体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促进全区专利质量提升。聚焦区“五大传统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重点帮扶、精准服务,提高发明专利申请质量,形成一批对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支持保障作用的高价值专利和高质量专利。优化以质量和价值为导向的知识产权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全区、各类市场主体从注重知识产权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
2、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开展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度高、侵权现象多发的领域和行业,重拳打击,整治到位。深入推进“铁拳”行动,查办一批大案要案。加强涉农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保护,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网上办案系统,2022年年底前争取实现知识产权行政调解、行政裁决等执法案件的线上办理,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细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程序规范和实体标准。根据市局出台的技术调查官参与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的政策文件,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处理中引入技术调查官制度。组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技术团队,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政调解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3、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加大对知识产权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案件的规制力度。构建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技术鉴定人员等参与诉讼活动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健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司法大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和深度应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新型产业、重点领域、传统文化、传统知识、中医药以及种源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完善平台经济反垄断裁判规则,加快推进惩罚性赔偿制度落地见效。
4、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推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年内申报中国临沂兰山(包装容器和文体用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与行政执法、司法衔接联动,落实在线“诉调对接”机制,2021年底前组织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及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诉调无缝衔接。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行业主管等部门间数据交换,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效能。加大版权执法力度,健全版权侵权查处机制及执法监管。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协作配合,及时移交涉嫌知识产权犯罪的案件线索。建立协调会商机制,协同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优化检察资源配置,实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集中统一履职,构建知识产权检察“捕、诉、监、防、治”全链条一体化保护机制。
5、加强电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推广《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国家标准,指导电商平台制定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引导电商平台经营者履行知识产权保护主体责任,2022年年底前,培育1家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电商平台。强化信用约束,科学合理界定平台主体责任,对知识产权保护规范的电商平台列入知识产权保护“红名单”予以激励。推进线上侵权行为的识别、监测、源头追溯以及证据采集固定,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取证难的问题。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及时处理侵权纠纷问题。做好进出口贸易、涉外展会、企业境外参展等涉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6、加强重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关注市场名录,强化日常监管和源头预警,全面排查案件线索,精准施策。严厉打击涉及食品药品、服装鞋帽、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妇幼用品、农资农药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侵权产品,严厉打击依托重点实体市场线上销售侵权假冒商品行为。督促市场开办方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侵权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对侵权假冒重点市场名录实施动态管理,对保护成效显著的,退出重点名录;对问题严重、保护不到位的,继续保留;对新出现的侵权假冒频发的市场纳入重点关注名录,有序推进重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
7、强化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出台重大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通报应急机制方案,及时通报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重大事项和进展情况,有效化解涉外知识产权风险。支持引导企业用好“一带一路”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知识产权政策措施,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8、加强地理标志保护。根据市局出台的进一步加强市地理标志及其专用标志保护的政策文件,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地理标志领域行政执法和协同保护。实行重点地理标志清单式监管,加大整治违法违规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行为的力度。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种业套牌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创建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2022年年底前争取创建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1个。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保护标准体系,推动过程控制、产地溯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标志特色质量管理融合,建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地理标志特色质量保证体系,有效支撑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
9、构建知识产权信用体系。以“守信受益、失信难行”为核心,推动建章立制先行,出台加强区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建立市场责任主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将企业知识产权信用状况与评奖、评优、评先、国家和省级项目推荐、政策优惠等挂钩,构建基于信用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将知识产权信用“红黑名单”信息作为信用风险分级分类评定重要依据,健全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知识产权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有机结合。依法依规加强对知识产权代理行为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
10、规范知识产权代理秩序。持续推进“蓝天”行动,规范代理机构和代理行为,维护知识产权代理秩序。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全部取消各级专利申请阶段资助和奖励。对盲目追求数量指标、不以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组织开展自查整改、调查处理。严厉整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申请、抢注、囤积等行为。加大对电商平台商户无资质开展专利代理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线上商标代理和交易行为。健全对电商平台开展代理业务的协同监管机制,结合企业年度报告、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制度,落实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
11、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库。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鼓励银行机构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帮助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质物处置机制。调整优化奖补资助政策,加大知识产权经费投入,重点对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等予以支持。
12、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整合律师、公证、调解、仲裁、知识产权代理等法律服务资源,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法律服务体系,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围绕“十优”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一批专利导航项目,助力企业优化技术创新方向和研发途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专利风险预警机制,便利企业及时了解专利情报信息。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通办”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为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临沂市兰山区市场监管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大数据局、区自然资源局13部门制定《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十二条措施》,于2021年12月7日联合印发实施。
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十二条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区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现制定如下措施:
1、加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组建工作专班,推进区创新主体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促进全区专利质量提升。聚焦区“五大传统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重点帮扶、精准服务,提高发明专利申请质量,形成一批对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支持保障作用的高价值专利和高质量专利。优化以质量和价值为导向的知识产权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全区、各类市场主体从注重知识产权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
2、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开展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度高、侵权现象多发的领域和行业,重拳打击,整治到位。深入推进“铁拳”行动,查办一批大案要案。加强涉农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保护,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网上办案系统,2022年年底前争取实现知识产权行政调解、行政裁决等执法案件的线上办理,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细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程序规范和实体标准。根据市局出台的技术调查官参与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的政策文件,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处理中引入技术调查官制度。组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技术团队,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政调解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3、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加大对知识产权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案件的规制力度。构建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技术鉴定人员等参与诉讼活动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健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司法大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和深度应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新型产业、重点领域、传统文化、传统知识、中医药以及种源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完善平台经济反垄断裁判规则,加快推进惩罚性赔偿制度落地见效。
4、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推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年内申报中国临沂兰山(包装容器和文体用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与行政执法、司法衔接联动,落实在线“诉调对接”机制,2021年底前组织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及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诉调无缝衔接。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行业主管等部门间数据交换,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效能。加大版权执法力度,健全版权侵权查处机制及执法监管。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协作配合,及时移交涉嫌知识产权犯罪的案件线索。建立协调会商机制,协同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优化检察资源配置,实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集中统一履职,构建知识产权检察“捕、诉、监、防、治”全链条一体化保护机制。
5、加强电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推广《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国家标准,指导电商平台制定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引导电商平台经营者履行知识产权保护主体责任,2022年年底前,培育1家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电商平台。强化信用约束,科学合理界定平台主体责任,对知识产权保护规范的电商平台列入知识产权保护“红名单”予以激励。推进线上侵权行为的识别、监测、源头追溯以及证据采集固定,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取证难的问题。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及时处理侵权纠纷问题。做好进出口贸易、涉外展会、企业境外参展等涉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6、加强重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关注市场名录,强化日常监管和源头预警,全面排查案件线索,精准施策。严厉打击涉及食品药品、服装鞋帽、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妇幼用品、农资农药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侵权产品,严厉打击依托重点实体市场线上销售侵权假冒商品行为。督促市场开办方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侵权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对侵权假冒重点市场名录实施动态管理,对保护成效显著的,退出重点名录;对问题严重、保护不到位的,继续保留;对新出现的侵权假冒频发的市场纳入重点关注名录,有序推进重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
7、强化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出台重大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通报应急机制方案,及时通报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重大事项和进展情况,有效化解涉外知识产权风险。支持引导企业用好“一带一路”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知识产权政策措施,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8、加强地理标志保护。根据市局出台的进一步加强市地理标志及其专用标志保护的政策文件,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地理标志领域行政执法和协同保护。实行重点地理标志清单式监管,加大整治违法违规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行为的力度。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种业套牌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创建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2022年年底前争取创建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1个。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保护标准体系,推动过程控制、产地溯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标志特色质量管理融合,建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地理标志特色质量保证体系,有效支撑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
9、构建知识产权信用体系。以“守信受益、失信难行”为核心,推动建章立制先行,出台加强区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建立市场责任主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将企业知识产权信用状况与评奖、评优、评先、国家和省级项目推荐、政策优惠等挂钩,构建基于信用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将知识产权信用“红黑名单”信息作为信用风险分级分类评定重要依据,健全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知识产权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有机结合。依法依规加强对知识产权代理行为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
10、规范知识产权代理秩序。持续推进“蓝天”行动,规范代理机构和代理行为,维护知识产权代理秩序。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全部取消各级专利申请阶段资助和奖励。对盲目追求数量指标、不以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组织开展自查整改、调查处理。严厉整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申请、抢注、囤积等行为。加大对电商平台商户无资质开展专利代理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线上商标代理和交易行为。健全对电商平台开展代理业务的协同监管机制,结合企业年度报告、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制度,落实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
11、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库。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鼓励银行机构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帮助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质物处置机制。调整优化奖补资助政策,加大知识产权经费投入,重点对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等予以支持。
12、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整合律师、公证、调解、仲裁、知识产权代理等法律服务资源,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法律服务体系,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围绕“十优”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一批专利导航项目,助力企业优化技术创新方向和研发途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专利风险预警机制,便利企业及时了解专利情报信息。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通办”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 央视315|生产造假!检验资质造假!抽检造假!曝光假防火玻璃黑产链……(2024-03-15)
- 2024年全国“打假治敲”专项行动暨传媒监管电视电话会议召开(2024-03-01)
- 江西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积极成效(2024-02-27)
- 湖北省十堰市查获170箱“假大空”组合烟花(2024-02-20)
- 内蒙古五原县集中销毁一批假冒伪劣和过期商品(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