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1985年国务院批准筹建的第一批113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之一,是由中国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授权、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设立的、依据ISO/IEC17025运行、具有第三方公正性、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性机构。中心的行政主管部门为农业部,业务工作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农业部归口管理。中心于1985年经当时的国家标准局批准开始筹建,1988年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审查认可,1989年4月正式对外开展工作。1995年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复审,2001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委(CNAL)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三合一”评审,并获得CNCA授权,出具的检验报告国际认可,具有国际公信力。
中心现有技术人员21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高职称技术人员9人,中级技术人员4人;实验室培养在读硕、博研究生10余人。2005年,农业部投入2264万元进行中心建设和实验室改造,使实验室条件和仪器设备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检验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中心现有办公、检验和研究实验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拥有多级串联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联用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氨基酸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CR仪、酶标仪、凝胶成像系统、微生物鉴定系统等工作所需现代大型精密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也有快速溶剂萃取系统、GPC净化浓缩系统、固相萃取仪、微波消化仪等配套齐全的前处理设备,仪器设备原值约3000万元。
目前中心批准授权的产品达149个,基本涵盖了鲜、冻、干制、水产化工、鱼粉鱼油、渔用饲料等所有水产品及其他相关产品,承检的参数主要为营养元素、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质等100余项。
中心承担着水产品加工标准化的技术归口工作,全国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加工分技委秘书处和全国食品工业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委均设于此。
中心的主要任务一是进行各类授权范围的水产及水产加工品、相关食品及饲料、鱼粉、鱼油、渔用饲料等的国家和行业雷竞技新官网、例行监测、仲载检验、生产许可证的检验、委托检验、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评价、新产品鉴定等;二是标准化工作,即开展水产品和渔用饲料产品质量标准及检测技术标准的制修订;三是水产品、水产加工品、渔用饲料检测技术的研发与评价;四是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五是检测技术培训和研究生培养。
中心成立以来,在加强自身质量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开拓业务领域,注重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坚持“公正、科学、准确、高效”的质量方针,以搭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平台为目标,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工作中进步、竞争中发展,现已发展成为集检测、科研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也成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研究的重要力量。20多年来,坚持以科研为本、服务至上、支撑优先的原则,先后承担了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以及地方委托的雷竞技新官网、监控任务和专项整治工作等为代表的质检任务40多项次,承担标准制修订项目50多项次。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水产品安全卫生的重视,基础和应用基础科研工作力度加大,先后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基础公益和平台项目以及农业部、商务部行业专项等为代表的研究项目30多项,为政府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行业的发展和质量安全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多年的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中,中心还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的数据,与行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近年来,先后发生了以孔雀石绿事件、松花江污染事件、大菱鲆事件、大闸蟹事件以及海藻中无机砷限量标准之争等多起突发事件,在应对工作中20多年来的工作积累不仅为应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平息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与此同时,作为水产品加工分技委的挂靠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及时了解国际上最新的标准动态,提出对我国现行标准的修改意见并予以实施,从而提高了我国标准的技术水平,在协助农业部有关部门开展全行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协调和支撑作用。
展望未来,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照农业部把中心建成“产品质量评价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市场信息交流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的要求,围绕社会需求和政府技术支撑工作,努力为客户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完善的服务,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力度,以“搭建国内领先水平的水产品安全和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平台,成为水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研究基地,建成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水产行业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国家水产品安全检测基准实验室”的目标迈进。
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1985年国务院批准筹建的第一批113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之一,是由中国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授权、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设立的、依据ISO/IEC17025运行、具有第三方公正性、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性机构。中心的行政主管部门为农业部,业务工作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农业部归口管理。中心于1985年经当时的国家标准局批准开始筹建,1988年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审查认可,1989年4月正式对外开展工作。1995年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复审,2001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委(CNAL)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三合一”评审,并获得CNCA授权,出具的检验报告国际认可,具有国际公信力。
中心现有技术人员21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高职称技术人员9人,中级技术人员4人;实验室培养在读硕、博研究生10余人。2005年,农业部投入2264万元进行中心建设和实验室改造,使实验室条件和仪器设备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检验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中心现有办公、检验和研究实验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拥有多级串联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联用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氨基酸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CR仪、酶标仪、凝胶成像系统、微生物鉴定系统等工作所需现代大型精密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也有快速溶剂萃取系统、GPC净化浓缩系统、固相萃取仪、微波消化仪等配套齐全的前处理设备,仪器设备原值约3000万元。
目前中心批准授权的产品达149个,基本涵盖了鲜、冻、干制、水产化工、鱼粉鱼油、渔用饲料等所有水产品及其他相关产品,承检的参数主要为营养元素、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质等100余项。
中心承担着水产品加工标准化的技术归口工作,全国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加工分技委秘书处和全国食品工业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委均设于此。
中心的主要任务一是进行各类授权范围的水产及水产加工品、相关食品及饲料、鱼粉、鱼油、渔用饲料等的国家和行业雷竞技新官网、例行监测、仲载检验、生产许可证的检验、委托检验、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评价、新产品鉴定等;二是标准化工作,即开展水产品和渔用饲料产品质量标准及检测技术标准的制修订;三是水产品、水产加工品、渔用饲料检测技术的研发与评价;四是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五是检测技术培训和研究生培养。
中心成立以来,在加强自身质量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开拓业务领域,注重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坚持“公正、科学、准确、高效”的质量方针,以搭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平台为目标,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工作中进步、竞争中发展,现已发展成为集检测、科研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也成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研究的重要力量。20多年来,坚持以科研为本、服务至上、支撑优先的原则,先后承担了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以及地方委托的雷竞技新官网、监控任务和专项整治工作等为代表的质检任务40多项次,承担标准制修订项目50多项次。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水产品安全卫生的重视,基础和应用基础科研工作力度加大,先后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基础公益和平台项目以及农业部、商务部行业专项等为代表的研究项目30多项,为政府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行业的发展和质量安全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多年的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中,中心还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的数据,与行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近年来,先后发生了以孔雀石绿事件、松花江污染事件、大菱鲆事件、大闸蟹事件以及海藻中无机砷限量标准之争等多起突发事件,在应对工作中20多年来的工作积累不仅为应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平息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与此同时,作为水产品加工分技委的挂靠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及时了解国际上最新的标准动态,提出对我国现行标准的修改意见并予以实施,从而提高了我国标准的技术水平,在协助农业部有关部门开展全行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协调和支撑作用。
展望未来,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照农业部把中心建成“产品质量评价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市场信息交流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的要求,围绕社会需求和政府技术支撑工作,努力为客户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完善的服务,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力度,以“搭建国内领先水平的水产品安全和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平台,成为水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研究基地,建成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水产行业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国家水产品安全检测基准实验室”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