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七月朋友圈谣言:吃西瓜或甜瓜感染SK5病毒
夏季多雨,自7月开始,全国多地出现暴雨天气。暴雨给炎炎夏日带来一丝凉爽的同时,也被谣言制造者盯上,因此这个月和暴雨相关的谣言较多,比如人被卷入高空遭雷劈、公共自行车车桩被淹可能漏电……个别人利用公众对自然灾害天气的紧张心理,在社交平台传播不实信息,危言耸听,引发恐慌。
谣言一:暴雨中人被卷入高空遭雷劈
前段时间,青岛遭遇了暴雨雷电的恶劣天气,随后一段“雷电高空劈人”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视频画面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个黑色的人影悬浮在空中,突然间被数道雷电击中。同时,视频的文字介绍称:“昨晚青岛暴雨,一人不幸被雷电击中,卷抛到空中,在空中多次被雷击,场面十分恐怖,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真相:经查询发现,这段视频去年9月就曾在网上热传,事实上,它是一款手机游戏的广告,所谓的“雷电高空劈人”只是广告中的特效。虽然这段视频不是真的,但是相信不少人还是很疑惑,如果人不幸被雷电击中,有可能被从地面卷抛到空中吗?
“如果人在地面上不幸被雷电击中,受瞬时强电流的影响,衣服、鞋子等可能会被炸裂,但人被击到空中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人本身是有重量的,雷击作用的时间非常短且所产生的力的方向是分散的,不像龙卷风那样可以持续地作用到物体上并把物体卷抛到空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雷电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吕伟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吕伟涛提醒,夏季雷雨多发,人们应该关注天气预报,如果有雷暴,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实在运气不好,在野外碰到雷电天气,应立即寻找庇护场所,如具有金属外壳的汽车、安装有雷电防护装置的建筑物等,进入以后不要接触汽车上的金属部件、尽量留在屋子中央;一定不要在孤立的大树下躲雨,避免紧挨高大物体;如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蹲下、头尽可能低、双脚并拢、手臂环抱腿部,让身体处于低位,因为雷电本身倾向击中比较高的物体。
谣言二:自行车车桩被淹导致漏电
近日,全国多地开启暴雨模式,一则关于暴雨的“安全提醒”也随之传遍了很多网友的朋友圈。传言称:“全城警告:公共自行车车桩被淹的区域,请不要靠近!可能漏电!已有人被击!请踊跃转发,降低无辜伤亡。”
真相:记者检索发现,早在2016年这条谣言就在以安全提醒的形式在网上流传,有些甚至还写明已造成多少人员伤亡,那时相关部门就已辟谣。近日,趁着大雨来袭,它又死灰复燃,重新在朋友圈传播。北京昌平、通州、东城等区公共自行车运营方的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辟谣,并称“有人被电”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自行车车桩安全性很高,漏电导致危险的可能性很低。专家指出,公共自行车站点上用电和带电的设施只有锁车车桩和一台自助服务终端,其中锁车车桩直流供电,电压12伏,属于安全电流,对人体没有危害;而站点用电设施也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都安装了漏电安全保护装置,一旦遇到漏电短路等异常情况,设备将自动切断电源;站点外接电源线路也配备漏电保护装置,通过双重保护确保安全。
谣言三:手机扫码支付引爆加油站
近日,河南濮阳县城关镇育民路与国庆路交叉口一中石化加油站便利店附近发生爆炸。爆炸发生后网上传言称:“因为天热,加油时拿手机扫二维码引起爆炸,当场死亡4人。炎热的夏天,希望大家千万别拿着手机支付加油费。”
真相:濮阳县政府应急办发布公告称,经初步调查,中石化加油站国庆路店进行污水管道施工,在地下顶管施工过程中造成城市天然气管道破裂,导致天然气泄漏发生闪爆。此事故与中石化加油站国庆路店正常生产经营无关。目前该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受伤人员正在医院接受救治,均无生命危险。
事实上,很多加油站都贴有“禁止使用手机”“禁止拨打电话”等警示标识,那么在加油站使用手机扫码支付到底安全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凯尔实验室检测中心工程师林鑫海指出,在加油站使用手机,理论上会存在消防隐患,在打手机或手机上网的时候,一般都会有无线电能量发射出来,遇到金属表面的时候,会产生电离子。电离子在油气达到一定浓度的情况下会引起火花,诱发火灾。但他强调,电离子和火花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产生,而且即使产生电离子,只要加油站的油气浓度比较低,也不会造成火灾隐患。
但林鑫海建议,为了以防万一,加油的时候选择手机支付,最好还是在远离油枪的“封闭环境下”,比如加油站买单付账的室内,那里油气浓度比较低,进行上网支付相对安全。
谣言四:吃西瓜或甜瓜感染SK5病毒
西瓜和甜瓜是夏天人们解暑的标配,但最近不少人的微信群里都在传多人因吃西瓜或者甜瓜感染病毒不幸死亡的消息。在这些消息里,病毒爆发的地点不同,感染死亡的人数不一,唯一一样的就是这些人都感染了一种名为SK5的病毒,抢救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已播岀。
真相:记者在百度输入“SK5病毒”搜索,发现该谣言属于典型的“旧谣新传”,与此相关的信息多达14万余条。前两年,四川自贡、广东中山、辽宁沈阳等多个城市都曾出现过类似谣言,相关部门也多次辟谣。
对于这条“陈年老梗”,西安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付建军指出,SK5病毒压根儿就不存在。盲目而不知真相的人转发,导致有的人因为害怕传染不敢到医院来就诊看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恐慌,对医院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影响,医院也多次进行辟谣。
“如果西瓜或甜瓜长时间在炎热的天气下暴露或者有破口了,吃了以后可能会导致急性胃肠炎,和病毒没关系。”付建军说道。
夏季多雨,自7月开始,全国多地出现暴雨天气。暴雨给炎炎夏日带来一丝凉爽的同时,也被谣言制造者盯上,因此这个月和暴雨相关的谣言较多,比如人被卷入高空遭雷劈、公共自行车车桩被淹可能漏电……个别人利用公众对自然灾害天气的紧张心理,在社交平台传播不实信息,危言耸听,引发恐慌。
谣言一:暴雨中人被卷入高空遭雷劈
前段时间,青岛遭遇了暴雨雷电的恶劣天气,随后一段“雷电高空劈人”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视频画面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个黑色的人影悬浮在空中,突然间被数道雷电击中。同时,视频的文字介绍称:“昨晚青岛暴雨,一人不幸被雷电击中,卷抛到空中,在空中多次被雷击,场面十分恐怖,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真相:经查询发现,这段视频去年9月就曾在网上热传,事实上,它是一款手机游戏的广告,所谓的“雷电高空劈人”只是广告中的特效。虽然这段视频不是真的,但是相信不少人还是很疑惑,如果人不幸被雷电击中,有可能被从地面卷抛到空中吗?
“如果人在地面上不幸被雷电击中,受瞬时强电流的影响,衣服、鞋子等可能会被炸裂,但人被击到空中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人本身是有重量的,雷击作用的时间非常短且所产生的力的方向是分散的,不像龙卷风那样可以持续地作用到物体上并把物体卷抛到空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雷电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吕伟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吕伟涛提醒,夏季雷雨多发,人们应该关注天气预报,如果有雷暴,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实在运气不好,在野外碰到雷电天气,应立即寻找庇护场所,如具有金属外壳的汽车、安装有雷电防护装置的建筑物等,进入以后不要接触汽车上的金属部件、尽量留在屋子中央;一定不要在孤立的大树下躲雨,避免紧挨高大物体;如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蹲下、头尽可能低、双脚并拢、手臂环抱腿部,让身体处于低位,因为雷电本身倾向击中比较高的物体。
谣言二:自行车车桩被淹导致漏电
近日,全国多地开启暴雨模式,一则关于暴雨的“安全提醒”也随之传遍了很多网友的朋友圈。传言称:“全城警告:公共自行车车桩被淹的区域,请不要靠近!可能漏电!已有人被击!请踊跃转发,降低无辜伤亡。”
真相:记者检索发现,早在2016年这条谣言就在以安全提醒的形式在网上流传,有些甚至还写明已造成多少人员伤亡,那时相关部门就已辟谣。近日,趁着大雨来袭,它又死灰复燃,重新在朋友圈传播。北京昌平、通州、东城等区公共自行车运营方的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辟谣,并称“有人被电”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自行车车桩安全性很高,漏电导致危险的可能性很低。专家指出,公共自行车站点上用电和带电的设施只有锁车车桩和一台自助服务终端,其中锁车车桩直流供电,电压12伏,属于安全电流,对人体没有危害;而站点用电设施也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都安装了漏电安全保护装置,一旦遇到漏电短路等异常情况,设备将自动切断电源;站点外接电源线路也配备漏电保护装置,通过双重保护确保安全。
谣言三:手机扫码支付引爆加油站
近日,河南濮阳县城关镇育民路与国庆路交叉口一中石化加油站便利店附近发生爆炸。爆炸发生后网上传言称:“因为天热,加油时拿手机扫二维码引起爆炸,当场死亡4人。炎热的夏天,希望大家千万别拿着手机支付加油费。”
真相:濮阳县政府应急办发布公告称,经初步调查,中石化加油站国庆路店进行污水管道施工,在地下顶管施工过程中造成城市天然气管道破裂,导致天然气泄漏发生闪爆。此事故与中石化加油站国庆路店正常生产经营无关。目前该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受伤人员正在医院接受救治,均无生命危险。
事实上,很多加油站都贴有“禁止使用手机”“禁止拨打电话”等警示标识,那么在加油站使用手机扫码支付到底安全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凯尔实验室检测中心工程师林鑫海指出,在加油站使用手机,理论上会存在消防隐患,在打手机或手机上网的时候,一般都会有无线电能量发射出来,遇到金属表面的时候,会产生电离子。电离子在油气达到一定浓度的情况下会引起火花,诱发火灾。但他强调,电离子和火花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产生,而且即使产生电离子,只要加油站的油气浓度比较低,也不会造成火灾隐患。
但林鑫海建议,为了以防万一,加油的时候选择手机支付,最好还是在远离油枪的“封闭环境下”,比如加油站买单付账的室内,那里油气浓度比较低,进行上网支付相对安全。
谣言四:吃西瓜或甜瓜感染SK5病毒
西瓜和甜瓜是夏天人们解暑的标配,但最近不少人的微信群里都在传多人因吃西瓜或者甜瓜感染病毒不幸死亡的消息。在这些消息里,病毒爆发的地点不同,感染死亡的人数不一,唯一一样的就是这些人都感染了一种名为SK5的病毒,抢救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已播岀。
真相:记者在百度输入“SK5病毒”搜索,发现该谣言属于典型的“旧谣新传”,与此相关的信息多达14万余条。前两年,四川自贡、广东中山、辽宁沈阳等多个城市都曾出现过类似谣言,相关部门也多次辟谣。
对于这条“陈年老梗”,西安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付建军指出,SK5病毒压根儿就不存在。盲目而不知真相的人转发,导致有的人因为害怕传染不敢到医院来就诊看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恐慌,对医院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影响,医院也多次进行辟谣。
“如果西瓜或甜瓜长时间在炎热的天气下暴露或者有破口了,吃了以后可能会导致急性胃肠炎,和病毒没关系。”付建军说道。
- 远离直播间“赌石”和“洗金”(2023-11-11)
- 1个批号产了多个“娃”化妆品“一号多用”忽悠消费者(2023-11-06)
- 山东:持续打击“刷单炒信”虚假宣传(2023-09-07)
- 天津:“刷单炒信”虚假广告成为焦点(2023-09-07)
- 网红奶茶“鹿角巷”回应7000多家山寨店:商标注册时被假店钻了法律空档(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