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质检快讯

袁东来: 碳”索未来,推进玉门高质量发展

2023年09月26日 11:40    信息来源: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

9月21日,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富碳农业首席科学家袁东来教授应邀到“铁人王进喜故里”甘肃玉门,参加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玉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年会,并做农业专题主旨演讲。

在大会上,袁东来教授以《美丽玉门“碳”索未来》为题介绍了碳中和、富碳农业及其发展创新理念等相关理论知识,对国际国内相关实践经验进行了讲解,深入阐释了碳中和与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袁东来教授指出,农业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不只是为人类提供必需的生存、生活发展资料,而且提供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可持续的“发展规律”,农业物质循环的主要内涵是碳循环。

玉门是甘肃新能源产业的发源地、全国最大的光热发电基地,也是国家一类光资源区和二类风资源区,新能源规划装机4300万千瓦,目前仅开发了八分之一,新能源发展方兴未艾、大有可为。在玉门1.35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风驰电掣”与“长河落日”交相辉映,“大风车”与“太阳镜”相映成趣,汇聚了风的力量,凝聚了光的炽热,抵消了碳的足迹,“世界风口”正在加速向“绿电宝库”转变。

袁东来教授指出,玉门要抓住双碳经济大发展的机遇,积极发展富碳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告了“力争10年内实现碳达峰,40年内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碳”热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玉门如何通过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抢跑经济发展新赛道,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类似的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面对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冲突,必然需要相应的理念指导实践。

“两山理论”的诞生,旨在塑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绿色发展理念,富碳农业把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变为农作物生长原料的系统方法,而不是纯粹地减少或者掩埋。运用碳捕集技术,发展富碳农业,平衡碳的泛滥,修复大自然与人类生存环境,达到碳的循环和利用,有效打通了将二氧化碳由有害气体物质变为一种资源和能源的路径,由此摆脱束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碳枷锁”,创造出全新的“疏堵结合”的碳排放治理方法,解决了本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难题和认识误区,使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现实。

袁东来教授表示,富碳农业在中国及世界工农业发展中,第一次提出了对“碳”的全新认识、解决了人类对“碳”的认知的“盲点”和“断点”,即利用农业碳汇功能来消纳碳实现工业排碳与农业固碳良性循环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必将是中国农业的第三次(绿色)革命。

富碳农业的公共属性是践行“巴黎协定”的承诺,立足全社会在不增加资源消耗,同时彻底解决“碳”并充分利用“碳”,这也是向联合国兑现二氧化碳减排承诺的最有效方法。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以推动双碳与生态高质量发展为工作重点,将积极发挥自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工作职能,扎实助力玉门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袁东来教授指出,千年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玉门为题,书写边塞的豪情,一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更是让玉门家喻户晓,成为名副其实的“诗和远方”。百年前,铁人王进喜在玉门出生,十年玉门创业树“标杆”,十年大庆奋战成“铁人”,铸就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玉门人民干事创业的“魂和脊梁”。近20年来,玉门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决心,寻找新赛道,培育新产业,加快破解发展困局,在昔日的戈壁滩头建起了一座现代化新城,点亮了再创玉门辉煌、再现玉门荣光的“梦与美景”。

碳的循环能否成功是检验碳中和的重要标准。面对当今严峻的环境考验,玉门需要思考什么才是符合中国特色的碳中和路径,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碳基文明、“两山”理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实现“双碳战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袁东来教授希望玉门各界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弘扬铁人王进喜精神,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玉门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