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求『质』 以『质』图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侧记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古都西安,质量焕新。
赴企业和质量技术创新产业园,现场调研交流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区、镇)工作,分组讨论、交流经验……2月25日至26日,在古丝绸之路起点、六大古都之一的陕西省西安市,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的与会代表们围绕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走深走实建言献策,共同努力在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完成《纲要》阶段性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与会代表一致认为,2025年的质量发展工作要牢牢把握市场监管工作总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突出讲政治、求实效、扩影响,以全面落实《纲要》为统领,坚持点、线、面贯通,深入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质量赋能 向新而行
陕西省标准化院、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质量机构在产业园里建立实验室和服务机构,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构建氢能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体系,“零距离”提供服务,助力质量强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栋建筑就是一个电力循环系统,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到先进的光伏制造中,创新“1﹢7﹢1全生命周期质量数字化管理模式”,引领光伏行业从“制造”向“智造”加速跃升……走进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和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论是陕西氢能产业依托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向新而行,还是企业借助质量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质量赋能、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很有成效,让人印象深刻。
“近些年,陕西省全面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促进质量变革创新,着力提高质量供给水平,服务高质量发展。”说起陕西省如何凝聚质量发展新动能,打造质量强省新优势,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小平给出的经验是——统筹谋划,凝心聚力推动质量强省战略;系统推进,赋能陕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融合促进,激活质量发展动能。
研发投入强度稳居全国首位、入选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居全国之首、科研产出长期位居全球前列……以创新为城市发展基因的北京市,同样在强链强企行动中向“新”而行,以“质”图强。“北京市坚持‘让科技成为领航的先导、让质量成为发展的底色、让品质成为企业的灵魂、让人才成为传承的根基’,铸就一批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构建北京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打造质量强国首都样板。”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宋同飞说。
贵州省则着眼质量基础设施与大数据产业双向赋能,通过质量基础设施和大数据的“双向奔赴”共筑质量强链比较优势。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春银表示,贵州省以提升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效能为着力点,聚焦大数据产业协同创新,探索“数”“质”融合强链路径。
锚定目标 落实《纲要》
作为指导我国质量工作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设定了2025年和2035年两个阶段性目标,今年是《纲要》设定的重要时间节点。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以《纲要》为指引,聚焦目标、攻关发力,一项一项梳理任务,一件一件抓好落实,确保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江苏省紧紧围绕《纲要》重点任务,探索构建由60项指标组成的区域质量状况评价体系,对全省及13个设区市质量状况开展分析评价和精准画像,指导各地完善质量强县推进机制,因地制宜实施质量发展战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孙沪兵说。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章一文表示,强化缺陷产品召回是《纲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浙江省紧紧围绕打造市场监管现代化省域样板目标,聚焦数字赋能,统筹安全与发展,深化“实施一个召回,提升一个产业”工作模式,营造安全放心市场消费环境,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消费品召回之路。
“重庆市将深化质量强链工作,构建更高水平、更强效能的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推动质量链向产业链供应链延伸,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奋力打造质量强链‘重庆样板’。”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银政说。
质量强国建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从古都的春天出发,全国质量战线正以质量强企为依托,以质量强链为牵引,以质量强县为载体,向“新”求“质”,以“质”图强,以新质生产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全面推进《纲要》的贯彻落实,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质量新篇章。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古都西安,质量焕新。
赴企业和质量技术创新产业园,现场调研交流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区、镇)工作,分组讨论、交流经验……2月25日至26日,在古丝绸之路起点、六大古都之一的陕西省西安市,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的与会代表们围绕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走深走实建言献策,共同努力在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完成《纲要》阶段性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与会代表一致认为,2025年的质量发展工作要牢牢把握市场监管工作总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突出讲政治、求实效、扩影响,以全面落实《纲要》为统领,坚持点、线、面贯通,深入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质量赋能 向新而行
陕西省标准化院、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质量机构在产业园里建立实验室和服务机构,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构建氢能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体系,“零距离”提供服务,助力质量强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栋建筑就是一个电力循环系统,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到先进的光伏制造中,创新“1﹢7﹢1全生命周期质量数字化管理模式”,引领光伏行业从“制造”向“智造”加速跃升……走进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和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论是陕西氢能产业依托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向新而行,还是企业借助质量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质量赋能、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很有成效,让人印象深刻。
“近些年,陕西省全面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促进质量变革创新,着力提高质量供给水平,服务高质量发展。”说起陕西省如何凝聚质量发展新动能,打造质量强省新优势,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小平给出的经验是——统筹谋划,凝心聚力推动质量强省战略;系统推进,赋能陕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融合促进,激活质量发展动能。
研发投入强度稳居全国首位、入选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居全国之首、科研产出长期位居全球前列……以创新为城市发展基因的北京市,同样在强链强企行动中向“新”而行,以“质”图强。“北京市坚持‘让科技成为领航的先导、让质量成为发展的底色、让品质成为企业的灵魂、让人才成为传承的根基’,铸就一批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构建北京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打造质量强国首都样板。”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宋同飞说。
贵州省则着眼质量基础设施与大数据产业双向赋能,通过质量基础设施和大数据的“双向奔赴”共筑质量强链比较优势。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春银表示,贵州省以提升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效能为着力点,聚焦大数据产业协同创新,探索“数”“质”融合强链路径。
锚定目标 落实《纲要》
作为指导我国质量工作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设定了2025年和2035年两个阶段性目标,今年是《纲要》设定的重要时间节点。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以《纲要》为指引,聚焦目标、攻关发力,一项一项梳理任务,一件一件抓好落实,确保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江苏省紧紧围绕《纲要》重点任务,探索构建由60项指标组成的区域质量状况评价体系,对全省及13个设区市质量状况开展分析评价和精准画像,指导各地完善质量强县推进机制,因地制宜实施质量发展战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孙沪兵说。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章一文表示,强化缺陷产品召回是《纲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浙江省紧紧围绕打造市场监管现代化省域样板目标,聚焦数字赋能,统筹安全与发展,深化“实施一个召回,提升一个产业”工作模式,营造安全放心市场消费环境,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消费品召回之路。
“重庆市将深化质量强链工作,构建更高水平、更强效能的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推动质量链向产业链供应链延伸,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奋力打造质量强链‘重庆样板’。”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银政说。
质量强国建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从古都的春天出发,全国质量战线正以质量强企为依托,以质量强链为牵引,以质量强县为载体,向“新”求“质”,以“质”图强,以新质生产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全面推进《纲要》的贯彻落实,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质量新篇章。
- 新华网报道:传递质量信任 提振消费信心——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防伪溯源服务助力唱好消费环…(2025-03-19)
- 中国经济网发布:传递质量信任 提振消费信心——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防伪溯源服务助力唱好消…(2025-03-19)
- 新华网发布: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开展2025年3·15“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承诺”主题活动…(2025-03-14)
- 人民网发布:3·15“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承诺”主题活动举行(2025-03-15)
- 人民网专题报道——中国质检协会:推动防伪溯源服务赋能 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