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深圳质量 打造质量强市
2011年12月12日晚,深圳市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签署《创造深圳质量打造质量强市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创建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市、推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创新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外贸发展、建设低碳试点城市、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建立执法联动机制打击假冒伪劣8个方面密切配合、先行先试、深化合作。
“深圳市先行先试,创新质量工作模式,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的跨越,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质量强市,为质量强国战略提供新鲜经验。”这是双方的共同目标。
一年后,人们欣喜地发现,合作备忘录已成为“深圳质量”的动力舱和助推器,各项工作均向更高质量发展,创造出崭新的业绩。
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契机全面提升四大质量
岁末盘点,质量强市工作交出了一张优异的成绩单。
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将深圳市列为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城市。以此为契机,深圳市从13个方面采取54条措施,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份,深圳市重点产品抽样合格率均较去年同期上升。其中重点加工食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6%,重点农产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9.79%,工业产品、进出口产品抽样合格率分别达到92%、97%以上。药品前三季度抽样合格率达到了98.5%。2011年度深圳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达90.25,位居全国第二。
优质工程不断涌现。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6项工程进入鲁班奖评选复查,5项工程被评为国家优质样板工程,19项工程被评为广东省优质样板工程。
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持续上升。全市交通、物流、金融、商贸、邮政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整体测评80.19。旅游、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整体测评75.46。全市108家医院完成医疗服务质量评估,232条旅游线路被评为品质旅游线路。
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截至10月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4天,占总天数的99.7%,灰霾天数63天,比去年同期减少30天。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以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为抓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专利是浇在智慧火上的利益之油”。这句名言,诠释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则是世界标准发展的重要趋势。
深圳市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在各项工作中创造了多项全国领先。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体制,出台《深圳市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若干措施》,首创利用信用再担保方式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出台《深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增加境外商标注册资助、知识产权联盟、版权产业基地等资助项目,进一步优化资助结构。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腾讯公司开展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定制式”服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利和标准化同步发展。
据统计,截止到11月份,深圳市国内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同比分别增长17.57%、24.7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116件,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1.1%。深圳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416项,落户深圳市的国际、国内TC/SC/WG已有33家。深圳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12年,深圳市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示范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望达到27%,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2400亿元,将成为深圳经济增长新引擎。
以品牌建设为龙头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品牌消费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潮流。通过品牌战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成国际趋势。一年来,深圳市加大企业品牌培育推广力度,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完善品牌建设政策体系,发布《关于优化服务提升质量促进经贸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成功申报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企业给予奖励。加大财政投入,支持自主品牌建设和区域品牌推广。开展深圳珠宝、深圳女装、深圳钟表等优势传统产业区域品牌创建工作,通过聚合行业自主品牌,不断完善产业链,使产业在生产成本、要素供给、产品创新、信息交流等方面形成强大集聚效应,有力推动深圳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份,深圳有效商标注册数量累计达到19.58万件,驰名商标总数达到93件,继续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全市累计有108家企业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深圳区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珠宝、服装、钟表等优势传统产业依靠品牌战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深圳钟表区域品牌的产量、产值和品牌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50%以上,占世界产量的40%以上。
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努力建设国家低碳生态城市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深圳市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的目标引领下,在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中继续大胆探索和创新。
深圳市制定实施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快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构建以低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深圳产业结构向高端、低碳方向发展。强制推行新建公共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积极打造绿色建筑之都。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推动低碳减碳出行。推进企业低碳认证试点,制定《深圳市低碳管理与评审指南》。开展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报告和核查机制。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对重点耗能单位节能改造项目给予补贴。
低碳绿色发展,让深圳产业结构更优。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0∶46.5∶53.5。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0.7%。
低碳绿色发展,让深圳的GDP更绿。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每平方公里GDP产出4.67亿元,每平方公里全口径财政收入1.53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万元GDP能耗、水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和1/10。
以提高通关效率为手段促进外贸出口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普遍低迷。对于经济外向依存度较高的深圳,只有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才能促进外贸发展。而创新通关机制,提高通关效率,是促进外贸发展的重要环节。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创新通关机制,提高通关效率。加大与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货运码头公司、运输企业等多方电子化联网建设和数据共享。在海港口岸,通过海港电子闸口建设,实现了电子化、无纸化通关;在陆路口岸,应用电子通道,实现车辆的电子化申报。全面推广使用自动化、智能化通关设施设备,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有效促进了该市外贸发展。
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深圳累计外贸出口2403亿美元,增长8.6%。深圳外贸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有望实现出口“二十连冠”的目标。
回顾2012年,在贯彻落实合作备忘录方面,深圳还有许多工作可圈可点:如进一步完善市长质量奖励计划,建立一市八区政府质量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市长质量奖的标杆引领作用,建立卓越绩效管理示范基地;在全市重点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规模宏大的质量人才队伍;将质量检测纳入高技术服务业范畴,将质量认证、检验检测、管理咨询纳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产业准入目录;建设数字电子产品、低碳产品、材料环境安全等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重大技术平台;食品安全监管、进出口产品监管模式不断创新,执法打假、诚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等等。这些,都将为深圳市质量事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日前,深圳遵循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要求。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成为未来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创造深圳质量,打造质量强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南海之滨又东风。相信在国家质检总局和有关部委的支持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深圳市质量事业发展必将掀开新的篇章。
2011年12月12日晚,深圳市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签署《创造深圳质量打造质量强市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创建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市、推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创新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外贸发展、建设低碳试点城市、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建立执法联动机制打击假冒伪劣8个方面密切配合、先行先试、深化合作。
“深圳市先行先试,创新质量工作模式,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的跨越,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质量强市,为质量强国战略提供新鲜经验。”这是双方的共同目标。
一年后,人们欣喜地发现,合作备忘录已成为“深圳质量”的动力舱和助推器,各项工作均向更高质量发展,创造出崭新的业绩。
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契机全面提升四大质量
岁末盘点,质量强市工作交出了一张优异的成绩单。
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将深圳市列为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城市。以此为契机,深圳市从13个方面采取54条措施,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份,深圳市重点产品抽样合格率均较去年同期上升。其中重点加工食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6%,重点农产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9.79%,工业产品、进出口产品抽样合格率分别达到92%、97%以上。药品前三季度抽样合格率达到了98.5%。2011年度深圳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达90.25,位居全国第二。
优质工程不断涌现。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6项工程进入鲁班奖评选复查,5项工程被评为国家优质样板工程,19项工程被评为广东省优质样板工程。
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持续上升。全市交通、物流、金融、商贸、邮政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整体测评80.19。旅游、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整体测评75.46。全市108家医院完成医疗服务质量评估,232条旅游线路被评为品质旅游线路。
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截至10月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4天,占总天数的99.7%,灰霾天数63天,比去年同期减少30天。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以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为抓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专利是浇在智慧火上的利益之油”。这句名言,诠释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则是世界标准发展的重要趋势。
深圳市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在各项工作中创造了多项全国领先。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体制,出台《深圳市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若干措施》,首创利用信用再担保方式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出台《深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增加境外商标注册资助、知识产权联盟、版权产业基地等资助项目,进一步优化资助结构。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腾讯公司开展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定制式”服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利和标准化同步发展。
据统计,截止到11月份,深圳市国内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同比分别增长17.57%、24.7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116件,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1.1%。深圳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416项,落户深圳市的国际、国内TC/SC/WG已有33家。深圳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12年,深圳市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示范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望达到27%,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2400亿元,将成为深圳经济增长新引擎。
以品牌建设为龙头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品牌消费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潮流。通过品牌战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成国际趋势。一年来,深圳市加大企业品牌培育推广力度,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完善品牌建设政策体系,发布《关于优化服务提升质量促进经贸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成功申报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企业给予奖励。加大财政投入,支持自主品牌建设和区域品牌推广。开展深圳珠宝、深圳女装、深圳钟表等优势传统产业区域品牌创建工作,通过聚合行业自主品牌,不断完善产业链,使产业在生产成本、要素供给、产品创新、信息交流等方面形成强大集聚效应,有力推动深圳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份,深圳有效商标注册数量累计达到19.58万件,驰名商标总数达到93件,继续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全市累计有108家企业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深圳区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珠宝、服装、钟表等优势传统产业依靠品牌战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深圳钟表区域品牌的产量、产值和品牌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50%以上,占世界产量的40%以上。
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努力建设国家低碳生态城市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深圳市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的目标引领下,在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中继续大胆探索和创新。
深圳市制定实施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快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构建以低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深圳产业结构向高端、低碳方向发展。强制推行新建公共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积极打造绿色建筑之都。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推动低碳减碳出行。推进企业低碳认证试点,制定《深圳市低碳管理与评审指南》。开展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报告和核查机制。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对重点耗能单位节能改造项目给予补贴。
低碳绿色发展,让深圳产业结构更优。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0∶46.5∶53.5。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0.7%。
低碳绿色发展,让深圳的GDP更绿。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每平方公里GDP产出4.67亿元,每平方公里全口径财政收入1.53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万元GDP能耗、水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和1/10。
以提高通关效率为手段促进外贸出口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普遍低迷。对于经济外向依存度较高的深圳,只有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才能促进外贸发展。而创新通关机制,提高通关效率,是促进外贸发展的重要环节。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创新通关机制,提高通关效率。加大与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货运码头公司、运输企业等多方电子化联网建设和数据共享。在海港口岸,通过海港电子闸口建设,实现了电子化、无纸化通关;在陆路口岸,应用电子通道,实现车辆的电子化申报。全面推广使用自动化、智能化通关设施设备,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有效促进了该市外贸发展。
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深圳累计外贸出口2403亿美元,增长8.6%。深圳外贸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有望实现出口“二十连冠”的目标。
回顾2012年,在贯彻落实合作备忘录方面,深圳还有许多工作可圈可点:如进一步完善市长质量奖励计划,建立一市八区政府质量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市长质量奖的标杆引领作用,建立卓越绩效管理示范基地;在全市重点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规模宏大的质量人才队伍;将质量检测纳入高技术服务业范畴,将质量认证、检验检测、管理咨询纳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产业准入目录;建设数字电子产品、低碳产品、材料环境安全等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重大技术平台;食品安全监管、进出口产品监管模式不断创新,执法打假、诚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等等。这些,都将为深圳市质量事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日前,深圳遵循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要求。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成为未来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创造深圳质量,打造质量强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南海之滨又东风。相信在国家质检总局和有关部委的支持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深圳市质量事业发展必将掀开新的篇章。
-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长郭永航为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颁奖 在质量强国、质量强省…(2023-07-28)
- 四川成都市开展第二届“走进企业看质量”活动(2023-07-28)
-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雷击浪涌测试能力获得重大提升(2018-03-27)
- 立足便企惠民 助力质量提升 江苏检验检疫局着力提升认证执法监管成效(2018-03-27)
- 云南昆明市质监局“质监速度”推进“放管服(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