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3C认证助力中部三省汽车产业升级

2010年05月04日 00:00    信息来源:http://www.aqsiq.gov.cn/ztlm/zlts/

质量提升的催化剂
3C认证助力中部三省汽车产业升级

截至目前,我国3C认证涵盖的产品范围已经达到23大类172种产品,3C认证在促进我国产业振兴、推动结构调整升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结论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武汉分中心的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印证。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湖北、湖南、河南区域的部分获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经营举步维艰。有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仅湖北就已有超过两成的汽配企业减产或者停产,超过10%的获证工厂难以按期接受3C年度监督工厂检查,汽车零部件3C证书暂停数量呈现上升态势。这种状况导致东风汽车公司以及湖北50余家整车企业零部件供货出现缺口,直接影响了汽车主机厂产品的生产和质量。

对此,CQC武汉分中心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允许企业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安排和市场特点申请调整监督工厂检查的时间。同时,他们摸索建立了一套有效性控制程序,建议企业即使在生产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也不要轻易申请延期检查,反而要求针对获证的企业增加生产能力控制、一致性保证、人员素质、对3C认证重视程度等多项指标的指导、考核,并为该类企业的分级管理打基础,这些做法使CQC在服务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质量控制,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更为可贵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转变了观念,更加重视工厂监督检查工作。

在CQC武汉分中心负责的区域内,汽车和机动车零部件企业有的是规模很大的国企央企,也有很多是家族企业和中小企业,对于3C认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参差不齐,确实存在部分获证企业对3C认证执行能力不强,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该中心通过全面的法律、法规、认证实施规则、技术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宣贯,和试点推行“质量提升计划”,增强了汽车企业对3C认证要求的执行力度,强化获证企业全员参与意识,确保3C认证的有效性和产品一致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9年以来分中心已经与三一重工、东风本田签订了“质量提升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促使东风发动机工厂通过了TS16949体系认证,宇通客车、三江航天万山集团等企业的“质量提升服务”长期合作协议也正在商定之中。

3C认证的推行不仅促进了管辖区域内汽车产业的集约化进程,更大幅提升了该行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从而确立了比较牢固的市场优势。仅以湖北随州地区为例,从2003年起,CQC武汉分中心开始对当地近100家专用车企业推行3C认证,其中20家专用车企业通过严格审核获得了3C认证证书,另80余家企业基于产品质量的相关优势产品及产能则通过各种渠道被整合到获证企业中。高效能、高质量必将成就跨越式的发展。目前随州市20家专用车企业可生产62个类别300多个品种的专用汽车,产品销往全国和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12月,该市被国家有关部委授予“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2009年全年产值突破了200亿元。此外,东风集团的旗下企业2009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宇通客车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以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为龙头的工程机械长沙生产基地,年产值也超过了1000亿元,产量占据该类产品全国销量的半壁江山。现在,在湖北、湖南和河南,汽车产业的产业集聚度、产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相关产业均成为我国中部三省的支柱产业。3C认证无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在产业链延伸的汽车零部件行业,3C认证对于汽车行业自身,甚至总装企业的发展和质量保证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湖北的武汉、十堰、襄樊、随州,湖南的长沙、星沙,河南的郑州、洛阳等地都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区域,仅仅十堰市就有零部件获证企业50家,获证559张。东风神宇车辆有限公司是十堰市一家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2005年巨亏8000多万元,自贯彻执行3C认证之后,企业的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产品行销全国28个省市和亚洲、非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一跃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另一家本地企业润展公司在推行强制认证后,零部件产品合格率超过了98%,比获证前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尝到甜头以后,这家公司今年开始将3C强制认证管理流程推广到其他非3C认证汽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成效显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