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局发挥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九项措施助力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
2010年4月6日,以沈阳为中心,周围涵盖8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区域面积占辽宁全省面积一半的沈阳经济区,被国家确定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检验检疫局作为该区域的核心城市局、省会局,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局党组鲜明提出“三先行”目标,即思想先行、调研先行、措施先行,积极发挥核心城市局辐射带动作用,做先锋起表率,早谋划早动手,结合“质量提升”,主动将检验检疫工作融入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制定九项具体措施助力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
一是建立各种沟通机制,实行对口分工、各部门固定联络。沈阳局与地方政府发改委、口岸办、外经贸局、食安委、农委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为沈阳经济区进出口贸易建立一个一体化的信息平台,随时随事不间断在地方政府网站发布预警信息,使沈阳地区政府涉外经济部门能够共享信息,共商信息,科学判断,做出决策。
二是深入大企业、大项目,对相关签约、在建大项目宣传检验检疫法规,做好提前介入工作。沈阳局利用“3·15”、“五五普法”、“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深入大企业宣传法规政策,并开展了“找准服务地方经济切入点,支持沈阳经济区建设的专题调研”活动,对大项目进行摸底调查,提前介入,做好检验检疫与大项目的技术对接,做好保驾 护航工作。
三是坚持服务有针对性、有效性方针,实行“一企一策”,实现服务措施具体化。开展“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以来,沈阳局共组织23人次对12类产品展开专家解读质量技术知识活动,组织免费培训10次,培训企业76家,召开质量分析会议13次,了解企业所需,确保了各项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帮助东软医疗公司解决运输包装问题,助推国产高端1.5T医用超导核磁共振设备实现首次出口进军国际市场。
四是围绕项目搞服务,落实项目跟踪服务,做好局长工程。年初以来,沈阳地区涉及进出口业务的重点项目达36项,沈阳局对拟建、在建项目实行全过程服务,与政府、企业交换意见、研究论证有关问题。将重点项目、示范项目作为局长工程,于凤琴局长、黄明彦副局长亲自到一线走访督办解决问题,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建成辽中县出口果蔬基地、新民市2100亩的出口花卉基地、沈阳进口废物再生示范园区。
五是深入开展大质检工作机制,实现政府、企业、协会和沈阳局的四方合作机制。为促进沈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沈阳局积极探索建立“依靠地方、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分别与市外经贸局建立了定期联系沟通机制、与市食安委构建食品安全合作机制、与市农委合作推动示范区和出口基地建设,与沈阳农业大学签署检校合作协议,启动检、政、学、研合作系统,为提高检验检疫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六是加强信息服务,将相关质量分析、退运信息、国外预警、检验检疫动态等提供给企业。以出口工艺品为例,沈阳地区年出口创汇近一亿美元。但此类商品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原材料种类繁多、安全卫生隐患多、从业人员对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为实现质量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沈阳局及时利用网站平台进行有关预警信息发布,使更多企业能够迅速得到相关预警信息,及早采取预防措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是做好培训工作,开展对卫生注册、产地证、业务经理、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企业管理及实验室把关能力。在与市外经贸局联合举办的沈阳地区出口企业高端培训班上,沈阳局周凤翱副局长亲自授课,讲解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各项便利服务措施;与市农委合作组织检验人员到田间地头给农民讲解涉农检验技术标准;组织向乐金电子生产线工人讲解机械安全、电器安全、环保卫生方面检验技术标准,通过培训授课,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把关能力。
八是发挥联席会议作用,与涉外部门形成合力,做好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沈阳局作为沈阳市外经贸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经常是主动与涉外经济部门联系,作为支持沈阳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沈阳局与市食安委签定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抓好进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工作,确保了进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
九是将中认北方实验室纳入公共服务平台,为沈阳经济区机电装备提供检测平台。沈阳局以“检测整顿”为契机,抓好检测平台技术提高工作,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技术衔接,为其提供机电设备的检测平台,促成中认北方实验室与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协议,探索从源头把关提升沈阳地区出口机电产品质量的检验监管新模式。
2010年4月6日,以沈阳为中心,周围涵盖8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区域面积占辽宁全省面积一半的沈阳经济区,被国家确定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检验检疫局作为该区域的核心城市局、省会局,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局党组鲜明提出“三先行”目标,即思想先行、调研先行、措施先行,积极发挥核心城市局辐射带动作用,做先锋起表率,早谋划早动手,结合“质量提升”,主动将检验检疫工作融入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制定九项具体措施助力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
一是建立各种沟通机制,实行对口分工、各部门固定联络。沈阳局与地方政府发改委、口岸办、外经贸局、食安委、农委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为沈阳经济区进出口贸易建立一个一体化的信息平台,随时随事不间断在地方政府网站发布预警信息,使沈阳地区政府涉外经济部门能够共享信息,共商信息,科学判断,做出决策。
二是深入大企业、大项目,对相关签约、在建大项目宣传检验检疫法规,做好提前介入工作。沈阳局利用“3·15”、“五五普法”、“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深入大企业宣传法规政策,并开展了“找准服务地方经济切入点,支持沈阳经济区建设的专题调研”活动,对大项目进行摸底调查,提前介入,做好检验检疫与大项目的技术对接,做好保驾 护航工作。
三是坚持服务有针对性、有效性方针,实行“一企一策”,实现服务措施具体化。开展“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以来,沈阳局共组织23人次对12类产品展开专家解读质量技术知识活动,组织免费培训10次,培训企业76家,召开质量分析会议13次,了解企业所需,确保了各项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帮助东软医疗公司解决运输包装问题,助推国产高端1.5T医用超导核磁共振设备实现首次出口进军国际市场。
四是围绕项目搞服务,落实项目跟踪服务,做好局长工程。年初以来,沈阳地区涉及进出口业务的重点项目达36项,沈阳局对拟建、在建项目实行全过程服务,与政府、企业交换意见、研究论证有关问题。将重点项目、示范项目作为局长工程,于凤琴局长、黄明彦副局长亲自到一线走访督办解决问题,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建成辽中县出口果蔬基地、新民市2100亩的出口花卉基地、沈阳进口废物再生示范园区。
五是深入开展大质检工作机制,实现政府、企业、协会和沈阳局的四方合作机制。为促进沈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沈阳局积极探索建立“依靠地方、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分别与市外经贸局建立了定期联系沟通机制、与市食安委构建食品安全合作机制、与市农委合作推动示范区和出口基地建设,与沈阳农业大学签署检校合作协议,启动检、政、学、研合作系统,为提高检验检疫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六是加强信息服务,将相关质量分析、退运信息、国外预警、检验检疫动态等提供给企业。以出口工艺品为例,沈阳地区年出口创汇近一亿美元。但此类商品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原材料种类繁多、安全卫生隐患多、从业人员对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为实现质量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沈阳局及时利用网站平台进行有关预警信息发布,使更多企业能够迅速得到相关预警信息,及早采取预防措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是做好培训工作,开展对卫生注册、产地证、业务经理、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企业管理及实验室把关能力。在与市外经贸局联合举办的沈阳地区出口企业高端培训班上,沈阳局周凤翱副局长亲自授课,讲解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各项便利服务措施;与市农委合作组织检验人员到田间地头给农民讲解涉农检验技术标准;组织向乐金电子生产线工人讲解机械安全、电器安全、环保卫生方面检验技术标准,通过培训授课,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把关能力。
八是发挥联席会议作用,与涉外部门形成合力,做好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沈阳局作为沈阳市外经贸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经常是主动与涉外经济部门联系,作为支持沈阳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沈阳局与市食安委签定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抓好进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工作,确保了进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
九是将中认北方实验室纳入公共服务平台,为沈阳经济区机电装备提供检测平台。沈阳局以“检测整顿”为契机,抓好检测平台技术提高工作,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技术衔接,为其提供机电设备的检测平台,促成中认北方实验室与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协议,探索从源头把关提升沈阳地区出口机电产品质量的检验监管新模式。
- 质检总局:严厉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违法行为(2011-02-18)
- 全国质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求 统一认识 狠抓落实 努力取得反腐倡廉建设新…(2011-02-17)
- “以人为本”做好党风廉政工作(2011-02-17)
- 质检总局春节系列“生活提示”之七——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家介绍汤圆元宵选购常识(2011-02-16)
- 一手抓业务 一手抓队伍(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