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保安全
·阅读提示·
一些中小企业难以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成为食品监管工作的一大难点。上海市杨浦区质监局将闲置的厂房和技术设备整合,建立食品加工园区,在园区建立中心检验室,引入专业技术机构提供集中检验服务,同时针对企业负责人、外来务工人员和专业食品检验员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训。这一做法不仅使企业硬件设施得以改变,也促使食品企业“软件”水平不断提升。
“取样、选择稀释度、检验操作步骤”,近日,上海市杨浦区营养食品检测站内,一场由该区质监局组织的食品企业检验员技术大比武活动正在紧张进行,随着决赛20名检验员对饮用水菌落总数测定项目的检验完成,这场针对全区食品企业的培训比武活动告一段落。
杨浦区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70家,供世博会食品企业两家,世博特许产品企业两家,主要以肉制品、粮油制品、饮料业为主。尽管企业家数不多,但地处上海中心城区,影响面大。今年以来,为确保世博会食品安全,区质监局把食品安全监管列为重中之重,在监管方法上按照企业规模大小和质量风险控制能力,把企业分为A、B、C三级,开展分类分级监管。针对不同级别的企业进行不同频次的监管,A级、B级、C级企业的监管频次逐步加大,尤其重视对C级企业的帮助和监管,划出重点产品和重点区域,提升企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分级监管和重点监管覆盖了全部企业,又突出了重点,提高了监管效率。
然而,如何使80%多的中小食品企业安全处于可控状态?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制度,这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加上投资建立一个检验室光设备就需要5万元,还要配备专门的专业检验人员,所以众多中小企业难以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成为食品监管工作的一大难点和重大隐患。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杨浦区质监局食品监管人员在巡查中发现,辖区内的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由于转制或搬迁等原因,有的加工园区或生产厂房原有的实验室、冷库等资源闲置。如果能够将闲置的厂房和技术设备整合利用起来,建立食品加工园区,在园区建立中心检验室,引入专业技术机构提供集中检验服务,既可省去企业独立运行实验室的成本,又方便政府集中监管。顺着这一思路,杨浦区质监局负责人和业务科室多次走访中小企业,开展调研,研究方案,并积极协调园区业主,搭建平台。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位于该区波阳路290号的源泰食品加工园区、杨树浦路1267号的茂昌食品加工园区和军工路2600号的食品加工园区相继建成。中心实验室的建立,减轻了企业自身必须设立实验室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人力技术投入,同时又保证了产品每批次的出厂检验落到实处。简单的证后监管转化为证前服务、证后监督,看似监管方法的改变,实则是帮助企业实现质量提升服务理念的转变。目前已入驻企业16家,生产总值3.62亿元,实现税收1013万元,安置就业人员1100余名。
硬件设施的改变,也促使了食品企业“软件”水平的提升。此后,针对企业负责人、外来务工人员和专业食品检验员的大规模培训全面展开。杨浦区质监局常态化组织区内70家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开展安全性提升的培训,聘请专业人士为企业负责人讲授质量安全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组织他们学习《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提升他们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针对500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则着重提高基层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专业食品检验员的培训则强调面对面提供服务,定期邀请上海市营养食品质检站的专家对食品企业检验员进行检验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让食品检验员们有机会上台动手实践,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点评,大大地提高了食品检验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杨浦区质监局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积极创新,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构成了严密的食品监管网络,着力让企业“硬件”更硬,“软件”不软,有效地保障了区内食品生产安全。
·阅读提示·
一些中小企业难以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成为食品监管工作的一大难点。上海市杨浦区质监局将闲置的厂房和技术设备整合,建立食品加工园区,在园区建立中心检验室,引入专业技术机构提供集中检验服务,同时针对企业负责人、外来务工人员和专业食品检验员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训。这一做法不仅使企业硬件设施得以改变,也促使食品企业“软件”水平不断提升。
“取样、选择稀释度、检验操作步骤”,近日,上海市杨浦区营养食品检测站内,一场由该区质监局组织的食品企业检验员技术大比武活动正在紧张进行,随着决赛20名检验员对饮用水菌落总数测定项目的检验完成,这场针对全区食品企业的培训比武活动告一段落。
杨浦区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70家,供世博会食品企业两家,世博特许产品企业两家,主要以肉制品、粮油制品、饮料业为主。尽管企业家数不多,但地处上海中心城区,影响面大。今年以来,为确保世博会食品安全,区质监局把食品安全监管列为重中之重,在监管方法上按照企业规模大小和质量风险控制能力,把企业分为A、B、C三级,开展分类分级监管。针对不同级别的企业进行不同频次的监管,A级、B级、C级企业的监管频次逐步加大,尤其重视对C级企业的帮助和监管,划出重点产品和重点区域,提升企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分级监管和重点监管覆盖了全部企业,又突出了重点,提高了监管效率。
然而,如何使80%多的中小食品企业安全处于可控状态?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制度,这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加上投资建立一个检验室光设备就需要5万元,还要配备专门的专业检验人员,所以众多中小企业难以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成为食品监管工作的一大难点和重大隐患。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杨浦区质监局食品监管人员在巡查中发现,辖区内的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由于转制或搬迁等原因,有的加工园区或生产厂房原有的实验室、冷库等资源闲置。如果能够将闲置的厂房和技术设备整合利用起来,建立食品加工园区,在园区建立中心检验室,引入专业技术机构提供集中检验服务,既可省去企业独立运行实验室的成本,又方便政府集中监管。顺着这一思路,杨浦区质监局负责人和业务科室多次走访中小企业,开展调研,研究方案,并积极协调园区业主,搭建平台。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位于该区波阳路290号的源泰食品加工园区、杨树浦路1267号的茂昌食品加工园区和军工路2600号的食品加工园区相继建成。中心实验室的建立,减轻了企业自身必须设立实验室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人力技术投入,同时又保证了产品每批次的出厂检验落到实处。简单的证后监管转化为证前服务、证后监督,看似监管方法的改变,实则是帮助企业实现质量提升服务理念的转变。目前已入驻企业16家,生产总值3.62亿元,实现税收1013万元,安置就业人员1100余名。
硬件设施的改变,也促使了食品企业“软件”水平的提升。此后,针对企业负责人、外来务工人员和专业食品检验员的大规模培训全面展开。杨浦区质监局常态化组织区内70家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开展安全性提升的培训,聘请专业人士为企业负责人讲授质量安全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组织他们学习《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提升他们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针对500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则着重提高基层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专业食品检验员的培训则强调面对面提供服务,定期邀请上海市营养食品质检站的专家对食品企业检验员进行检验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让食品检验员们有机会上台动手实践,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点评,大大地提高了食品检验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杨浦区质监局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积极创新,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构成了严密的食品监管网络,着力让企业“硬件”更硬,“软件”不软,有效地保障了区内食品生产安全。
- 质检总局:严厉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违法行为(2011-02-18)
- 全国质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求 统一认识 狠抓落实 努力取得反腐倡廉建设新…(2011-02-17)
- “以人为本”做好党风廉政工作(2011-02-17)
- 质检总局春节系列“生活提示”之七——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家介绍汤圆元宵选购常识(2011-02-16)
- 一手抓业务 一手抓队伍(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