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投诉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一季度消费投诉信息公示

2021年04月21日 09:11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ms/content/2021-04/20/content_8685131.htm

2021年4月20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刊登了2021年第一季度消费投诉信息公示。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一季度消费投诉信息公示

为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社会监督,引导经营者诚信自律,构建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机制,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优化消费环境,根据《海南省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办法》,现将2021年第一季度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如下:

2021年1月-3月第一季度,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市政府12345热线平台、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渠道共接收办件 33228 件(含咨询类),已办结32928件,办结率99.10%。其中市政府12345热线共计 31095 件,已办结31091件,办结率 99.99%;全国12315平台共计2133件,已办结1837件,办结率86.1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94万元。

按消费投诉类型排名情况:

第一季度较为关注的投诉类型

一、交通工具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已逐渐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而电动自行动车则以体积小,轻便更容易受工薪消费者阶层的青睐,从而引起的消费投诉逐年增多。第一季度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受理交通工具类共计887件,占办件总量的2.67%,已办结885件,办结率99.77 %。交通工具主要投诉汽车和电动车两大类,其中汽车投诉共计688件,投诉问题集中在:车辆轮胎出现划痕、裂痕等质量问题、零部件出现异响、生锈、使用故障等质量问题;未按时履行“三包”义务;预交订金无法退款;不按照约定时间提供车辆,维修服务质量差;新能源汽车充时长与销售描述不符等等;电动自行车投诉共计171件,投诉问题集中在电池质量差、非法改装车辆、售卖超标电动自行车、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商家不予保修、未履行销售承诺等等。海口市辖内交通工具涉及品牌投诉数量如下: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已逐渐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而电动自行动车则以体积小,轻便更容易受工薪消费者阶层的青睐,从而引起的消费投诉逐年增多。第一季度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受理交通工具类共计887件,占办件总量的2.67%,已办结885件,办结率99.77 %。交通工具主要投诉汽车和电动车两大类,其中汽车投诉共计688件,投诉问题集中在:车辆轮胎出现划痕、裂痕等质量问题、零部件出现异响、生锈、使用故障等质量问题;未按时履行“三包”义务;预交订金无法退款;不按照约定时间提供车辆,维修服务质量差;新能源汽车充时长与销售描述不符等等;电动自行车投诉共计171件,投诉问题集中在电池质量差、非法改装车辆、售卖超标电动自行车、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商家不予保修、未履行销售承诺等等。海口市辖内交通工具涉及品牌投诉数量如下:

*部分投诉未说明品牌或涉及品牌投诉数量过少,未统计在此表

二、服装鞋帽

新年穿新衣,时适农历新年春节,服装鞋帽类消费需求有所增加,消费投诉随之上涨。第一季度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受理服装鞋帽类投诉共计720件,占办件总量的2.17%,已办结720件,办结率100%。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购买的服装因尺码不合适要求退换货、服装短期内出现洗涤后衣物缩水变形、掉色、脱线、脱毛、起球等质量问题;而鞋类商品则是在短时间内出现脱胶、鞋底开裂、破皮等。部分被诉信息如下:

*部分投诉未说明品牌或涉及品牌投诉数量过少,未统计在此表

按品牌排名前十见下图

三、停车服务

随着普通百姓家庭汽车持有量的增加,停车消费做为附属衍生经济也成为时下热点服务消费之一。第一季度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受理有关停车服务类投诉共计1253件,占办件总量的3.77%,已办结1253件,办结率100%。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停车收费价格过高、定价不合理、因堵车或停车系统故障造成无法按时离场,导致停车费用增加 等。部分商圈被诉信息如下:

四、培训服务

近年来,各式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一部分是为了迎合部分家长需求,以快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为名的校外培训班,名目繁多的培训班广告让家长们眼花缭乱,极易在教育培训机构推销人员的鼓动下盲目消费;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求职者会选择参加职业培训使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而当下培训机构素质参次不齐,极易引发消费纠纷。第一季度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受理培训类投诉共计287件,占办件总量的0.86%,已办结284件,办结率98.95%。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长时间无法取得资格证书、因个人原因不愿继续培训、未能履行合同约定、培训质量问题、经营不善倒闭或迁离原址等各类原因要求退款;取得资格证存在问题等等。部分被诉经营者信息如下:

温馨提示:无论参加职业技能还是校外培训班均要有针对性,而且要理性选择培训机构,勿轻信广告宣传,注意核查培训主体资格和办学资质。在选择培训机构和课程时,一定要同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将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课时费用、资料费用、教师资质、教学场地、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内容在合同上明确写清楚,注意收集、妥善保管好维权依据,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根据相关证据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也可拨打12315、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Baidu
map